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縮寫,即射頻識別,又稱電子標簽,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。它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的目標,并讀寫相關的數據,而不需要識別系統與這個目標有機械或者是光學接觸。它無須人工干預,可用于各種惡劣環境,可識別高速運動的物體,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,操作快捷方便。第二代身份證、奧運門票都內置RFID芯片,而高速公路上的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也使用了RFID技術。
中國移動推出的RFID&SIM卡類似于北京等地的公交一卡通卡,通過內部集成的RFID芯片記錄手機錢包的余額,交換刷卡消費的數據。商戶的手機支付POS機就是閱讀器,而消費者手機的RFID芯片就是標簽。事實上,公交一卡通卡,也內置RFID芯片,而不同的是手機錢包可以通過移動運營商與銀行的合作,實現無線充值和遠程結算,這樣從充值到消費的所有過程都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來完成。
實際上通過RFID手機,移動運營商起到了一個消費支付平臺的作用,這有點類似于在電腦上使用淘寶的支付寶、騰訊的財付通等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臺。但是手機的普及性和易用性遠遠超過電腦,再加上規模龐大的用戶群,一旦手機支付像日本和韓國一樣走向成熟,運營商的巨額的資金沉淀效益和手續費收入可想而知。運營商通過手機這個載體,將用戶直接接入電子商務市場,完成電子商務的各項功能。
攜帶一部安裝RFID£SIM卡的手機,先去星巴克或者麥當勞“刷”機購早餐,之后刷手機乘坐地鐵,到達世博園區后,刷手機驗證電子門票,在場館內參觀時如果渴了,也可以在自動購物機上刷手機購買飲料和水,這就是手機支付,手機卡已經集公交卡、超市卡甚至是銀行卡于一身。而這僅僅只是RFID的一個基礎的應用,RFID將支持整個物聯網行業的興起。 一個完整、安全的基于RFID的GPRS移動支付系統是由移動終端、通信網絡、移動安全交易系統、銀行(或應用服務提供商)和認證中心(CA),共5部分構成。
其中,移動終端包括RFID標簽、可運行JAVA移動支付軟件的手機以及可讀取RFID的POS機。其中RFID卡和RFID POS機屬于RFID子系統。RFID POS機通過RFID技術來讀取用戶信息,并利用PSTN、GPRS等方式與移動支付平臺相聯結。手機用戶利用JAVA手機移動支付軟件通過GPRS網絡與移動支付平臺進行信息互交,完成支付。
RFID子系統由RFID標簽、RFID閱讀器和RFID應用支撐軟件系統組成。每個用戶持有的RFID標簽分為主標簽和從標簽。主標簽粘貼于手機外殼內,從標簽外形于普通磁卡一致,用于手機不適合的環境。由于沒有手機的在線支持,因此從標簽在支持的業務類型上相對于主標簽要少,主要是一些小額的離線支付業務。根據移動支付業務的特點,RFID標簽內的存儲空間可被分為:應用標識目錄區、發行區、用戶個人信息區、移動支付業務區以及其它業務應用預留數據區。應用標識目錄區的數據主要包括:芯片序列號、發卡機構IC卡發行權國家注冊號、發卡機構提供IC卡應用國家注冊號、讀寫權限等。
市場的潛力無疑是巨大的,然而也正因為身處RFID這個由技術驅動進步的科技產業,不得不說,如今的RFID仍存在許多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,這也是阻礙市場進一步擴張的重要原因。
目前,解決干擾問題的使用一種材料是磁性材料。一般來說磁性材料分為永磁性材料(Hc>1000A/m)和軟磁性材料(Hc<100A/m),而NFC/RFID設計時均是采用的軟磁性材料,也就是防磁片。
所謂的
防磁片具體有什么作用?NFC/RFID在工作時天線形成的磁場容易受到金屬等物品的干擾,導致設備識別時出現不必要的誤差,而防磁片的使用則能很好地消除這種誤差(如下圖所示)。舉個例子,RFID天線一般被放置在手機后蓋和電池之間,而電池容易對磁場造成干擾,此時我們只需在天線與電池間放入一層防磁片,便可以消除這種干擾所帶來的不良影響。而且鐵氧體和
防磁(ci)片在無線充電和EMI方面也有大量的應用。